新闻资讯
经济学:关于企业投融资决策相关的理论基础
发布:新闻资讯   更新时间:2024-04-05 10:20:36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起源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的MM定理,随后在MM定理的基础上,延伸出权衡理论、啄序理论等多个资本结构理论分支,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MM定理。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Miller在《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讨论了在无税收的完美市场中,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改变企业资本结构不会引起企业价值的变化,企业市场价值仅取决于企业有形资产的边际收益率和资本成本。

  MM定理假定金融市场是完美完全的,市场中不存在金融摩擦和信息不对称,企业也不存在破产风险,同时无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在这种严苛的假设条件下,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其市场价值无关。MM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讨论。Durand、Rose以及Brewer和Michaelsen等学者同样发表于《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期刊上的评论论文针对MM定理较为严苛的假设条件提出质疑。他们一致认为,MM定理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基础之上的,使用MM定理难以解释现实情境中的很多投资现象。

  Modigliani和Miller对此作出的解释是,他们提出的理论模型是对现实市场中的大多数企业投资决策抽象的总结,难以对所有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企业负债率过高的这种非正常现象给出准确解释。MM定理提出后,Modigliani和Miller、Miller不断地对MM定理进行修正和改进。Modigliani和Miller放松了不存在企业所得税的研究假设,并指出,企业债务决策会产生税盾效应,企业在税前支付负债产生的利息支出可提升企业的税后收益,进而增大企业的市场价值。此时,企业价值等于无税条件下的价值与税盾效应的现值之和。

  Miller考虑了资本利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改进了MM定理,丰富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研究。毋容置疑,MM定理是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基本支柱之一。尽管MM定理的理论假设受到了学术界大量学者的质疑,但是它的提出开拓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为后续公司金融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权衡理论。权衡理论是MM定理的延伸和扩展。引入企业所得税的MM定理认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债务规模成正相关关系,债务规模越大,企业价值越高。这样企业为了追求价值最大化,尽可能增加债权融资比例以增加企业由于税盾效应抵扣的价值。然而,现实金融市场中,并不存在企业以100%的比例进行债权融资的现象,因为过高的债权融资比例同样为企业带来违约风险,提高了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和破产的可能性。此时,MM定理难以解释企业过度负债带来的风险效应,这主要由于MM定理忽略了企业债务扩张增加的风险成本。

  因此,大量学者开始放松MM定理的假设,将企业债务风险引入理论模型中,对资本结构理论进一步拓展,由此形成了权衡理论。企业的债务规模扩张一方面能够通过税盾效应提高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提高破产成本降低企业市场价值。权衡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决策取决于对税盾收益和破产成本之间的权衡,企业的价值等于无债务融资时的企业价值加上企业税盾收益的现值再减去破产风险的成本。当企业增加负债带来的税盾收益等于企业破产成本时,企业继续增加负债或减少负债都会导致价值下降,此时企业存在一个最优资本结构使得企业达到价值最大化,这也被称为静态权衡理论。

  Brennan和Schwartz最早提出动态资本结构理论,他们采用期权定价的方法建立了债务优势和破产风险的动态权衡模型,讨论了企业管理者通过金融决策使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过程。Fischer等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交易成本发现,企业在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时存在调整成本。他认为,由于企业资本重组成本的存在,企业的资本结构可能会持续变化,即使是相似企业也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资本结构,所以仅通过税盾效应和破产成本的权衡难以解释企业动态资本结构行为。

  随着权衡理论的发展,很多研究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达成了近似一致的观点,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是长期和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往往在目标资本结构附近上下变动。并且,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大多数时候企业的实际资本结构表现出偏离最优资本结构水平的状态。麦勇等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每年会缩小实际资本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之间的十分之一的差距,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成本是影响各年度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核心因素。

  啄序理论。Spence提出的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息优势方主动地向信息劣势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Rothschild和Stiglitz将信息传递理论带入资本市场的环境,提出了信息甄别理论。信息甄别模型认为,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甄别,采用不同的方案匹配客户需求,不仅能够缓解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还能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信号传递理论和信号甄别理论的基础上,Myers和Majluf在研究中聚焦于企业融资方式选择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啄序理论。Myers和Majluf发现,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高管融资决策选择与投资项目的质量紧密相关。

  当企业新增投资项目为优质低风险项目时,企业有足够的信心承担债权融资的利息和债务风险,而当前的新增投资项目为劣质项目甚至是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时,企业管理者会选择股权融资的方式以规避风险。资金供给者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股权融资的资金供给者往往会压低股价,提升公司股权融资时的融资成本。这样,企业难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顺利进行权益融资。这就是经典的啄序理论,企业在进行融资选择时,往往表现出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选择,即企业优先选择内源融资,其次是进行外部债权融资,最后才考虑进行外部股权融资。

  根据权衡理论,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选择时,考虑的是债务融资的成本和收益。例如,企业会由于破产风险较高从而减少债务融资,而税收优惠则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债务融资比例。与权衡理论不同,啄序理论则认为,企业的融资决策仅仅是出于最低融资成本原则的动机,企业进行债权融的根本原因是内源融资筹集的资金难以满足投资需求,而与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无关。

  根据啄序理论,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反映了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不同资金来源的相对成本,企业会最后选择股权融资的方式,例如发行股票,用于避免过度负债带来的破产风险。根据啄序理论,企业在进行融资选择时会按照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顺序进行融资决策选择。然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企业融资决策至关重要。

  蒋殿春针对中国长期资金市场的检验结果发现,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短期融资决策特征与啄序理论一致,但是长期融资行为表现出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融资顺序,这可能是由于国内长期资金市场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所致。苏冬蔚和曾海舰对不通过经济周期阶段的企业融资决策顺序进行探究,研究之后发现在经济上行期时,企业遵循先股权融资再债权融资的融资顺序,而在经济下行期时,银行不良贷款和企业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选择,此时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遵循先债权融资后股权融资的融资顺序。

上一篇:生物医学及大健康范畴草创公司融资路演PPT集锦
下一篇:常识丨优序融资理论
关于我们
华体育会app官方下载在线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华体育网官方入口
行业动态
华体会手机
咨询服务
审计服务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