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谁说融资都是好事儿?这条路上坑多着呢!
发布:新闻资讯   更新时间:2024-03-31 20:21:35

  7 月 13 日,由 3W 企服和企服行业头条联合主办的《Open Forum财税法专场——新政策下的中下企业财税法体系建设》在武汉举办。快法务合作律师,资深职业经理人、注册理财师李沉老师在现场就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一些坑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今天主要讲三点,第一,目前企业融资的政策和环境;第二,企业常见的融资渠道及风险防范;第三,股东在企业融资中的法律风险与自我保护。

  我们今天的主题更多聚焦于中小企业,因为像世界五百强,或者说很庞大的企业,他们根本就不缺钱,真正缺钱的是我们的一些中小企业。

  在 2001 年,工信部有一个中小企业划分的标准,这个标准它是按照行业来划分的。比如说像我们的建筑业,资产上十亿,十二亿以下的都算是中型企业。对我们普通人士来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一个尺度,雇员在 100 人以下,或者年出售的收益在 500 万以下的,大多数都算是小微企业。

  人数 100 人以上不足 300 人,年收入在 1 千万以上,不足一个亿的时候,这里是要归结到中型企业。

  实际上中小微企业是占总公司数的 99.7%,如果再把所谓的中型企业给剔除出去,我们小微企业在数量上是占到了 95% 以上。

  从 GDP 上面来看,小微企业对 GDP 的贡献应该是超过了将近 50%,如果把中型企业再算上,超过了60%。提供了 80% 的就业机会和超过50%的税收。

  尽管我们在数量、GDP、就业、税收超过了一半,但是我们在融资方面,包括成本,是远远低于 1% 的这些大企业的。为什么呢?

  这就反应了一个根本原则—— “二八”定律,即 20% 的企业占领了 80% 的资源和利润。而现在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 2% 比 98%。在 PE 这些领域,对于所有的创业者,出路只有两条,一,要么死掉。第二条路是被 BAT 收购。

  这是宜信研究院对银行、金融机构有关放贷的统计和中小微企业有关融资缺口的统计表。我们看 EAP,包括中国及亚太地区,有 88% 的资金需求是没有办法获得满足的,受信贷约束的企业 EAP 是 74%。

  换句话说,从理论上讲,它有可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但是它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具备,74%可能并不能成功地获得资金。

  这就说明了一个现实,虽然我们中小微企业给国家的就业和税收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现实在资金的支持这块,他们的生存环境是很危急的。

  在金融市场,资本是逐利的,马克思的这句话说得很对,钱放到你这儿,不管是以借的方式,还是以入股的方式,它的核心目的是什么?为了回报,为了投资的一个回报。

  凭什么把钱借给你呢?起码就是要有两点,第一,你要有足够的信用,那么你的信用说明什么呢?我把钱放在你这儿,第一,我的本钱我可以收得回来,其次,我不仅要收回来,我还必须要有收益。

  所以你要有信用来对这个风险做一个保证,那么你的信用从何而来呢?它的体现方式是什么呢?有没有资产可供抵押或者质押。

  可是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我们很难提供合适的让金融机构满意的资产,作为它的本金以及收益的一个保证,这是很难的一点。那没有资产提供保证人也行啊,只要保证人有足够的能力。可这又陷入了死循环,你没发展出个样子,别人凭什么给你做保证呢?

  有很多的初创企业,他可能就是一个想法。在天使轮的时候,他还可以以很高的溢价获得风投机构的基金,难道人家是傻子吗?很显然不是。这就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够从理论到现实证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尽管你现在没有钱,但是你未来的盈利很强,也可以。可是对我们中小微企业来讲,这种盈利能力本身是比较弱的。

  或者说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支持提供绝大多数就业和税收的企业,为他们做一个保证。我们确实有很多政策,可推进的并不好。

  比如说最初提出来小额贷,小额贷最初提出来就专门是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它在规定里面很明确,提供的款项最高不能够超过50万,这些所有的规定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把这些机构的钱引向中小微企业,不要再到那些很庞大的企业里面去。

  但是现实是政策执行得走偏了,首先这个钱真正去到中小微企业的非常少。其次,去到的话,两个问题仍然是没有办法解决,第一,要你提供对应的担保,我没有;第二,成本会比较高。

  我们作为企业,融资的时候,要考虑两个因素,资本的利用率和资本的综合成本。

  所谓的利用率,我 10 万块钱融进来,有两种还款方式,一种平时付息,期满还本,还有一种方式是像买房子一样按揭,如果期满还本付息是最好的,资本的利用率 100%,但如果采用按揭的方式,我的资金利用率只有 50%。

  第二,我们所讲的综合利用成本的问题,投资方跟你讲利率,比如说一分等这都是名义上的,他可能是需要你提供前期的评估费,或者你账户的管理费,你不可提供保证或者说抵押物作为一个担保,他会要求你找其他的机构对你的贷款进行一个保证,这可能又要向第三方再交一笔贷款的担保费。

  你们永远别忘了,这一些企业跟投资方都是一伙的,所以你把这个融资成本算到一起来的话,我们中小微企业,你的成本能在 15% 你就已经是相当低的了。可是你一个企业,我们说资本的净利润率取决于业务的毛利率跟资本的周转率,哪一个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至于说其他的,比如说上市,中小企业集合债,想都不要想,这个我们用不上,我可以说这些的政策,90% 的企业都用不上,因为我们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这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的政策是好的,政策制定的目的和方向是好的,但是我们在现实落地的时候,因为资本的逐利性,它并没有按照政策所引导的方向进行实施和落地。所以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融资的困难依然存在,融资的成本依然存在。

  通常融资的方式有两种,第一就是借,第二就是拉人入股,这两种方式是不一样的。在法律上面讲,前者靠借的方式叫债权融资,拉人入伙叫股权融资,大家肯定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所谓的债权融资就是我借你的钱,我要还本付息,这跟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所谓拉你入伙,股权融资,就是你跟我是一起的,我们经营得好,有了利润,我们大家一起发财。如果我们经营得不好,最后这个企业垮了,那我们的本钱都要赔光。

  所以从理论上面讲,所谓的债权融资是保本保息的,本钱是有保证,利息从原则上也是有保证的,但是利息有个封顶,不超过 24%。股权融资就完全不一样,相当于下不保底,上不封顶。

  债权融资它有哪几种方式?第一叫经营性负债,这是一个标准的财务的术语,即你从供应商那边拿了东西,你先赊帐,推迟付款,你把东西卖给你的客户的时候,我先预收款行不行?

  这也是一种融资的方式,可能一般的人,若不是财务专员,他可能是体会不到这一点,这是我们大家常常可以做的,也能利用的,因为你形成一个循环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资金池的效益,因为你不停地在推迟供应商的付款,就等于有一笔你应该付的款一直在使用,这是一个经营性的负债。

  第二就是借钱,分为两种,第一种叫信用贷,第二个要做担保。我现在可以跟诸位说,现实里面 90% 以上的都是要提供各种方式的担保,信用贷其实就是不多的。普通人在网上买个手机五六千,可以信用贷,可企业起码是十万以上,这样的信用贷很少。

  所以后来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开拓了一项流水贷,你凭企业经营流水,借贷一定量的资金,但是资金的数额不会很大,而且仅限于短期。如果你想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那肯定指望不上,而且它还会附带一系列的条件,比如说你必须在他的银行开一个账户,相关的现金的流进流出要接受他的管理等等。

  更多的可能就是要提供保证或者抵押,或者质押,这么多东西我就不去过于展开,因为这东西分得很细,要么是有房子,要么是有设备或原材料,要么就是有土地使用权,但是这些对于中小企业全都不适用,因为我们没这么多可供抵押或质押的资产。

  有一个算是有一点进步的,现在专门出现了一个专门干贷款担保的公司,这个对于处理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是治标不治本。人家为你做担保第一要收费,第二他给你做担保,他反过来要求你再给他做担保物,只是他对担保物的要求会比银行的,或比其他的金融机构低一些。

  其他的比如说票据、汇票,你是可以拿它去贴现,还有比如说典当等,这个一般用得不是很多,包括股权、知识产权、应收款,这个在现实里面对中小企业帮助不是很大。

  比如说应收款,光大银行跟招商银行专门有一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他们接受应收款作为质押来放款,但是他们对于应收款作为担保物的要求会非常严。他们的思路主要是两块,第一,这个应收款的付款人必须是他认可的客户。

  换句话说,比如说 BAT 欠你的钱,这个他愿意要,因为他知道 BAT 不缺这点钱。但如果说是我李沉愿意欠你 30 万,你想拿这个向他借钱,对不起,风险偏高。

  第二个是有他指定的商圈里面,他对这个商圈活动有一个评估,实际上就是某种信用跟经济能力的保证。这就是我们从法律专业的角度上讲。

  最好的是银行,因为银行的成本是最低的,如果你能够从银行弄到钱的话。其次,银行的操作也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规范的。

  你要是通过其他的,比如说民间贷,当他们坏账产生的时候,会马上把坏账卖给讨账公司。讨账公司操作起来就不像你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了,甚至会让你惶惶不可终日。起码银行不会做这种事情,但我们真正能从银行走得通的不多。

  第二,小额贷,但是小额贷的成本包括门槛比银行会低一些,可是也不见得就是我们中小企业可接受得了的。

  第三个是民间贷,通过亲属和朋友,或者身边的合作伙伴,但是这个成本过高了,现在月息一分你能够借到钱,说明你的信用还不赖,两分、三分的一大堆。

  后面的就不用说了,比如说到债券市场、众筹等等,很多企业没这个能力走这到一步,这里面的风险非常高。

  股权融资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了。我们股权融资从募集资金的范围跟监管上分为两类,第一叫私募股权,第二叫公募股权。我们重点说私募,股权众筹我们也不说了,因为现在法律跟监管的风险很高,你们成功募集到资金的不多。

  私募股权在两创期间,也就是 2015、2016 年达到最高潮,现在你要想拿到私募股权,我说的是专业机构的,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们重点讲一讲我们真正能够做得到的定向增发。通常有两个渠道是中小企业能试试的,一就是拉你旁边的亲属和朋友同学来入伙,二就是拉你们的员工进来,把员工变成公司的合伙人,跟公司一起齐心协力把公司做起来。

  这两个途径是我们现实里面你具备可操作性的,能不能操作成功,这取决于你的生意,你的企业是否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还是回到了最核心的,你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说持续盈利能力能不能吸引到你身边的投资人。

  如此说来,你最终能不能拿到钱,以什么样的成本拿到钱,不取决于其他的,归根结底就是打铁还要你自身硬才能行。

  中小微企业本身融资的渠道就不是很多,融资很难,成本很高。真正当你融到钱的时候,是不是你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呢?NO,融到钱只是第一步,你在融钱的过程中,包括你融钱之后还有以下的一些问题。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有一个顾问单位,他是在 2015 年底上的新三板,当时新三板非常火,他上新三板的费用大概是 100 到 120 万,但是省、市、区的奖金都达到了 150 万,这就会产生一个效果,企业把钱一算,省市区奖我 150 万,我支付券商跟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120 万,我还能挣 30 万,而且我说出去也很好听。

  在第一年你确实是挣了 30 万,名声也很好,但是不好意思,等到第二年的时候,第一,政府的钱不那么好拿的,就算他按照约定及时把钱付给你,你第二年、第三年,不管你企业经营情况怎么样,券商的辅导,财务的审计和律师费用你一定要付,就是每一年你要维持你上新三板的成本至少 30 到 50 万,若企业情况不大好,你能支持吗?

  有很多企业一年在这方面支出 30 万,几乎要占到他全年净利润的 10%,你受得了吗?而且你上了新三板,你能融来资吗,仅只是上这个舞台上面去亮一下相而已,新三板 80% 的企业是僵尸企业,全年没有融资记录,全年没有交易记录,那你上去了还有啥意思呢?这是第一,钱多不见得是个好事。

  第二就是期限的问题,股权基本上不存在期限的问题,我们重点来讲债权期限问题。一个合理的企业,通过债权的方式来加大财务的杠杆的使用,这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债权它存在着什么呢?

  有一些公司死不是死在他没钱,也不是死在他没有盈利能力,而是死在什么方面呢?死在他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如果你的贷款全部是短期的,比如全部是一年以内的,或者说贷款到期都集中在一个地方的话,你企业其实就是受不了。

  比如你向不同的人借了 100 万,每个月让你还 10 万,跟你一下子还 50 万、60 万,这对企业的影响绝对是不一样的。

  每个月还 10 万,我能活下去,但是一下子在一个集中的期间,这些款项都同时期满的线 万,你也许就死了。所以一般在企业里面讲,长期的借贷跟短期借贷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

  第三点成本已经讲过了,那现在讲第四点,就是我们要提供抵押担保物,做担保你要注意它的估值跟折扣。比如说你拿一套房子来作为抵押,房子请个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了 100 万,银行说你的房子值 100 万,银行就可以放 100 万钱给你?

  不会的,他会根据你房子的面积、朝向、甚至小区的位置来给你一定的折扣。运气好,六折、七折,100 万放 60 万;运气不好,100 万放 30 万。这就是有一个让固定资产让它流动起来的效率问题,这是要强调的第一点。

  我们中小企业为什么这么困难?你们明白有限公司,这个有限是指啥意思?有限的真正意思是,我开一个公司,我不会赔上我的身家性命,就是我的家庭跟我的公司是有一道防火墙的,就是股东以自己的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换句线 万成立一个企业,我赔本我赔死我就赔这 100 万,至于说我家里有多少钱跟我公司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是公司为什么成立有限的含义。你的公司赔了,火不会烧到后院。

  但是现实会不会这么好呢?NO,火会烧到你的后院,甚至会烧到你的父母那边去,为什么火会烧过去呢?因为你在融资的时候,你提供不了担保,所以你就必须以你股东个人的名义,拿自己的财产,或者拿自己亲属和朋友父母的财产,来为企业来提供担保。

  这样一做,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公司出了问题之后,这个火就会通过你提供的额外的担保烧到你的后院里面去。这是我们所有的人千万要注意的。我很清楚,对于很多种小企业的老板来讲,你别无选择,你想要钱,又提供不了有效的担保物的时候,你只能把自己的房子甚至其他的赔上去,我知道你们没选,但是我是但愿你们能够慎重。

  还有一个,公司好的时候一切都是风平浪静,当这个公司陷入危机,需要钱的时候,或者需要融资的时候,股东的矛盾就会从水下浮到水上来,这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情。

  我现在有一个顾问公司,向银行借贷了一千万,没法还,他们的法人是通过自己的名义,找亲戚朋友来借。开始是以一分,后来是两分、三分的钱来还银行每月的本金跟利息,支撑了差不多一年,但现在挺不下去了。

  这个钱一出,其他两个股东的矛盾就出来了,这就雪上加霜了,因为他之所以愿意以个人的名义去为公司还这个钱,是因为他认为只要挺过了目前的困难,他还会迎来一丝希望。

  可是现在其他的两位股东在这件事情扯皮的时候,他发现他想回头的时候,对他而言,前面可能是死胡同。

  在 2015 年的时候,一个公司的老板因为这种事情直接跳楼死亡。所以你们在融资的时候,一定要对因此而造成的股东之间的纠纷所造成的麻烦,你们一定要心里有底。

  还有一个,你们要避免犯罪。你们可能觉得这个事情很遥远,其实这事根本就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如果说你一不小心跨越了法律的这个红线,你就陷入了犯罪的深渊。

  我们曾经有一个企业在 2014 年,那个公司老板他想把公司做大,就通过个人的渠道发展了一批人,大概有四五百号人,到最后钱没有还掉,被公安局立案,因为非法集资罪坐牢。

  对于企业这个层面,防范对于中小微企业在现实里面讲,没有很有效的办法。只能是说,第一,依法经营,积累信用,因为你们很清楚,政府之间的数据都已经完全连通了,现在利用互联网,你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所以合法经营,你才能够走得远。

  你要积累信用,为何需要积累信用呢?你们应该听说过老干妈是一个很牛的人,她有自己的一个原则,所有的经销商先付钱后发货,她不赊帐,她不欠别人的钱,她也不喜欢别人欠的钱,她的这个想法是因为她有这样子的一个底气。但是作为一般人士来讲的话,恐怕远远做不到她这样,那你信用怎么来积累呢?

  就是你要经常跟银行打交道,不是说你借了钱,你经常还,还了你的信用就好,或者说你从来就没有跟银行发生过任何的关系,你的信用就好,NO。我们有一个戏说的话,有事没事找银行借点钱,或者说你的流水足够的话,就没有必要向银行借钱了。

  当你资金出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从五千、一万、两万开始慢慢借,这样就可以逐步逐步通过你历史的记录,通过你每一笔的交易的记录,你就会有一个信用的记录,这样子就比起你绝对没金融记录的信用要好得多,这是要注意的。

  第二,融资的必要性跟规模。不能为了融资而融资,我在 2014 年下半年到 2016 年,和创业咖啡合作得比较深,自从“双创”出台,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开始创业,我就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你做实业,你的重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可是在那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基本上相当一部分的创业,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我能不能够拿到投资者的钱。那帮人花在融资上面的时间,比他花在思考和打磨自己的产品上的时间还要多,这绝对是错的。

  所以一定不能够为了融资而融资,不要把方向弄错了,如果你本业做不好的话,你是融不到资的,即便能融到资,你最后的结果也会非常惨。

  所以要立足于自己的本业,不管媒体、政府是怎么在宣传,你永远要记住,只有你真正有着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跟盈利能力的时候,金融机构跟政府他会排队踏破你的门槛,可是一旦你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你请他,他都不会上门。

  再就是时机的问题,我只说一点,比如说我们在做私募股权融资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融资的时机,因为如果你的时机把握不好,即便你能融到资,你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你到后期你会发现你的股权卖得太便宜了,你在早期,你的股权稀释得太厉害了。

  大家都知道马云,马云当时跑到日本找到孙正义,跟他说了三分钟还是几分钟,就投他了,一出手就是千万级,而马云说我可能只需要三五百万而已,为什么呢?我上你这儿来,实际上融的可能并不是钱,而是一份资源。

  马云说的是实话,可能他也有另外的一个考虑,如果当时融资的话,他的估值会非常低,卖的价钱不好,提前把自己的股权给稀释了。你再经过第二轮、第三轮,可能一开始你的股权去掉 80%,甚至 90%,可是你经过几轮融资之后,你会发现你的股权可能只有 30%,20%,甚至只有 10%。

  一号店的创始人最终被沃尔玛踢出来,李想汽车之家被人踢出来,原因是什么?除了别的方面,在股权方面被严重稀释,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就是融资结构的合理性的问题,这里面提到两个问题,股权融资跟债权融资要结合起来,你用债权融资的优点是借鸡下蛋,你要还钱给别人,但是你付出的成本也是有限的,缺点就是你要还本付息。

  而股权的好处就是,我把钱拿过来,我不存在还本的压力,你要面临的另外两个问题,公司做好你要分钱给他,而分的钱可能不是用利率来衡量了,再其次,人进来了,别人要获得话语权。

  第五点是我跟很多企业讲过的,因为我是从企业里面出来的,所以我很清楚,我不管你们是做哪个行当,只有两句话,第一,创业要谨慎。

  如果你决定了创业,或者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跟事业的话,我给你们的建议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业务,不要去妄想你通过一个很好的画一个饼,或者说有类似于像孙正义这样子的人能帮助你,让你一下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一个全国,甚至全球都知道,这个可能性有没有呢?有,但是我估计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跟我们买彩票中五百万的几率差不多。

  这就像我做律师一样,我从上海回到武汉两年我都不适应武汉的这种环境,我总是觉得我自己很了不起,我是有名的学校毕业的,在上海还有自己的企业,我又一直是在外企做,我天天在想,几千、万把块钱的生意总是瞧不上眼,后来现实就是把我的脸打得啪啪响。

  所以现在变得很老实,很务实了,因为我相信,只要你认真地在做事,只要你有能力,你可能在前期会走得慢一点,但是你会走得更远,因为我的事业,包括我的人生,它不是一百米、两百米的赛道,它是一场马拉松,这是我现在最深的体会。

  我们股东在融资里面自我保护,第一,避免财产混同,钱放在公司的账上跟放在我的口袋里面会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呢?公司的都是我的,这是错的,法律可不这么认为。

  尽管这个公司是你的,但是你是得把公和私要分开,这是一道防火墙,这是保护我们自己的一道防火墙,因为法律规定很清楚,如果你公私不分,公司的债还不了,你私人是要还的。

  第二,尽管现实里面,如果我们应该钱,我们不得已押上我们的身家性命,但是我给诸位的建议就是,当你要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的时候,你要考虑我是否非要这样子做?我得为家庭的正常生活留够最基本的保障,不要把你唯一的这一套房子都给押上去了。

  第三,这个在私募股权里面比较多了,在签对赌协议的时候,我建议两点,第一,所谓的对赌协议,有些人一听到这四个字就感觉这是个不好的东西,这种理解跟印象是错的,它作为一种设计本身不存在好和坏,问题是你怎么样利用它,或者你把它控制在一个什么程度?

  所谓对赌协议,投资人会对你的业绩提出对应要求,如果说你实现了这些业绩,投资人可能还会奖励你一部分的股份,当你没有达成他所要求的业绩的时候,你会要求你把自己的股份分一部分给他作为一定的补偿。

  这里面一定要把握住两点,第一,对业绩目标的预期一定要合理,要有客观的基础,既不要为了抬升自己,对业绩做出超出能力范围的承诺,为了迎合投资人拿到这笔钱,你说我能做到 35% 或者 40%,这多出来的 5%、10%,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这种协议不是孤立的,应该作为一个总的来看,这通常很少有人,除非受过专业训练,并且有相关经营,很少有人把这样的一个问题弄清楚,所以第二个建议就是,若遇到重要的行为,你最好请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通常是律师,帮你来看,能够为你解决相应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股东的矛盾与公司僵局的破解程序,重点提到了公司章程的问题。据我所知,百分之七八十的,不管自己走这个程序,还是花钱请第三方的公司来替你们注册,实际上有很多公司都是拿着工商局的模板,或者说示范章程,甚至直接上百度上面去下载一个,直接就写上去了,这是不对的。

  公司的章程,就是我们公司的营运,协调股东之间矛盾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我前面的一位讲师提到了公司章程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

  第一,这个公司谁说了算?在公司的章程里面要说清楚。而谁说了算,股权比例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但不完全是,我们所说的 2/3、1/3,10% 等等,这只是最基本的,但是你有了股权是不是就说明你能够控制这个企业呢?NO。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做中央空调的,他是湖北省的一级总代,做了十来年,大概在 2003 年的时候,他身体不大好,于是他就逐渐地退出了,就把整个生意交给了谁呢?交给了他的小舅子,他的小舅子做了十来年,到最后他送了 30% 的股份给小舅子,他只有 70%。

  如果从法律上面讲,70% 远超于了 2/3,控制这个企业没有一点问题,错了,最终他们两个人闹了矛盾,30% 的小舅子把他所有的业务全都拉走了,这个公司就垮了,你有 70% 又怎么样。

  所以我们对一个公司的控制,在股权上面,这是一种硬的控制,但是这种硬控制不见得就是有效的,我们还有什么的控制?业务控制,比如说这 30% 他为什么可以直接把这个公司连根都给搬走了呢?因为他控制了公司的核心业务。

  再比如说,任正非他基本上可以实质控制华为的,但是他的股权非常少,3%,为什么?因为他是华为的精神领袖,哪怕他一股不持,他对华为的影响,是所谓的 70% 的股东都没有他的影响大,他们是同股不同权。

  什么意思呢?你的一股只有一票表决权,但我的一股我可以把它规定为有十票,甚至是一百票。我所说的,股权只是最基本的,但只有控制股权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这是要综合考虑问题的,公司章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这个公司谁说了算,谁说了算不仅仅只是有股权比例来决定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当股东对公司的经营,比如融资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怎么办?我们第一反应就是你有不同意见可以协商,如果能够协商一致,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如果协商不一致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到退出。

  这里的退出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强制退出,比如说你做了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我会把你踢出去,这又牵扯到另外的问题,比如我持 10% 的股权,你把我踢出去了,你要把 10% 的股权收回去,收回去你给我多少钱呢?这又要为钱的事来扯皮。

  既然是我把你踢出去的,你有错,不好意思,在算价钱的时候我可能就会打折了,以示惩罚。如果说是纯粹因为意见不合,或者我自愿想退出去,这个时候你可以申请退出去,没关系,这个时候我就会给你在算价格的时候给你平价,甚至给溢价都可以。

  第二,当我们的股权相对比较平均的时候,谁都无法超过 1/3,或者 2/3,谁都无法实时控制这个公司,还有一种,所有的股东都不愿意再继续经营的时候,你要走清算注销的程序。

  第三个保护自己的措施是破产,中国人一说到破产,那表明我做生意做失败了,破产说出去还很不大好听,对我的声誉会有影响。错,这种观念一定是要纠正过来,包括国家政策方面都已经说得很明确,破产是自我保护的最后一种手段。

  当一个企业资不抵债,再继续往前经营又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做僵尸企业,第二就是破产。以前僵尸企业可能不存在任意的毛病,但是现在的僵尸企业你恐怕会面临着很大的麻烦,随着数据的互联互通,你一旦被列入黑名单很麻烦,这会对第二次创业,或者谋求一个新的东山再起,甚至是你个人的生活都会有影响,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事情。

  破产有两个效果,第一,公司会及时地止损。第二,通过破产的程序,彻底地把自己跟公司的负债划开界限,因为现实里面有很多的人,公司欠他的钱,他发现公司没有钱还的时候,他会去找老板,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公司是你的,公司没有钱还,就应该老板私人来还,这是错的。

  在现实里面,你只有走破产程序,才会彻底把自己跟公司的事情划清楚,如果你不走这一步,按照我们的现实,他恐怕就会无穷无尽地纠缠你个人。

  我们作为公司的老板,或者说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想投融资的话,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才可以,强求不一定能够强求得到,也可能最终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其次,你要注意通过公司的有限责任,通过破产这一系列的制度要保护自身,你只有把自己保护好了,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

  因为中小企业在现实里面真的是很难,这我是有切身体会的,要借钱也很难,从我的经验,包括我的建议,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量入为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有 80%,90% 的把握了,胜券在握,或者现实证明,你的这个是绝对能够走得通的,那你可以孤注一掷。

  但是可能在更多的时候,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讲,孤注一掷,恐怕最终连爬起来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不是一个理性的决定跟选择。中小企业在现实里面确实是很难,唯一能够跟诸位分享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沉: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相信你们经常接到两个电话,第一,老板,你买不买房子,我们这儿有很好的上铺。第二,老板,你有没有资金需求。

  先说资金需求这块,他们的做法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一开始会跟你说得非常好,但是当你真正走到程序,要签协议的时候,你发现他的做法跟我所说的做法不会有很大的出入,你们可能没有牵扯到这方面的业务,但是我们是很清楚的。你首先要知道,他放给你的钱是从啥地方来的?

  他们打着平安的牌子,他不见得真正是平安的,可能是平安合作的机构,你首先要想他的钱是从啥地方来的,这种机构的钱通常是有两个来源和渠道:

  第一,他们跟银行存在一些关系,利用一些技术的手段,把钱从银行里面拿过来,他们拿都是上千万的拿,相当于他们从银行把钱批发过来,他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再零售给你,他从银行拿钱,一年期以内大概 6 个点左右。

  它本身的成本就会很高,第一,他起码要追求 10% 的利润,我说的利润是净利润,再加上他把批发过来的资金零售出去,他是要有成本的,他再把成本放进去,通过简单的评估,如果他没有超过百分之十几的利润他是没钱可挣的。

  你想他要拿 10%,银行那边的成本至少有 6 个点,最终的综合成本应该是在 20% 左右。这个成本他怎么来算呢?

  就像我所说的,利率肯定不会超过 24%,他通过前期的服务费,或者说评估费、手续费,如果自己提供资产抵押,有评估费,假如没有资产可供抵押,他会向你推荐一个第三方的担保机构,你把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一算,线% 左右。

  如果你再考虑到他还本的这样的形式,你实际的利率可能还会再高。如果你不是到了生死那一步,建议还是不要去动这个心思,因为这个里面十个恐怕就有九个半是骗子,你玩不起。

  就像平安公司在我们小区摆一个摊,说抵押房子,利息是 8 厘,我说有无另外的的费用?我说你这么一搞的话,成本就很高了。但是如果是短期的周转,你那一个月没有办法,那种情况下你已经没选了,但是我依旧是建议通过相对正规的渠道。

  这类机构一个是成本比较高,第二,万一出现逾期,他们再找一些市场化的专业机构来向你要钱的话,想死的心都有,因为我们大家常常碰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利用互联网借钱,借三五千块钱,逾期不还,后果很严重,而且这种事情你就上法院起诉,你都赢不了,因为他是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他并不是明显的违法。

上一篇:中国商业进入“加盟时代”
下一篇:融资艰难谁说是坏事?
关于我们
华体育会app官方下载在线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华体育网官方入口
行业动态
华体会手机
咨询服务
审计服务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212号-1